内容介绍
本书在概述森林土壤微生物及其影响因素和研究意义的基础上,通过土壤微生物群落影响机制实验,分析了不同林分的土壤理化性质特征、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及其影响机制、不同林分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和功能基因谱及其影响因素,最后展望了森林土壤微生物未来的研究方向。 本书具有较强的参考价值,可供从事土壤微生物研究、城市景观与生态设计、城市公园与森林公园规划设计的科学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参考,也可供高等学校生态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科学及相关专业师生参阅。
城市森林土壤微生物群落分布及影响机制:以蜀山森林公园为例
本书关注了城市化对城市森林公园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和群落功能的影响,相关成果对于了解城市森林生态过程、保障城市森林生态系统的健康稳定具有很强的参考价值,可为城市森林的管理和生态保护提供基础的理论参考和决策支持,以创造更宜居、宜人的城市环境。
目录
●
第1章概述001
1.1森林土壤理化性质002
1.1.1土壤物理性质004
1.1.2土壤化学性质006
1.2森林土壤微生物及其影响因素010
1.2.1季节012
1.2.2土壤理化性质012
1.2.3土层深度014
1.2.4植被类型015
1.2.5植物残体、枯落物及地下根系016
1.3城市森林土壤微生物研究意义017
第2章土壤微生物群落影响机制实验020
2.1研究区域概况021
2.2实验设计与取样022
2.2.1样地选取022
2.2.2样品采集024
2.3样品分析025
2.3.1土壤理化性质的测定025
2.3.2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测定026
2.3.3土壤微生物总DNA的提取、测定和分析027
2.4数据统计和分析031
2.5实验技术路线032
第3章不同林分的土壤理化性质特征034
3.1主要森林群落结构035
3.1.14种林分类型植被结构及生长特征036
3.1.24种森林群落的重要性指数036
3.2不同林分类型土壤理化性质及差异037
3.2.1不同林分类型的土壤理化性质037
3.2.2不同林分类型的土壤理化特性差异041
3.3季节、林分、土层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055
3.4不同林分土壤理化因子对应分析058
3.5总结与分析067
第4章不同林分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特征071
4.1不同林分土壤微生物碳氮特征072
4.1.1土壤微生物碳氮含量变化特征072
4.1.2不同林分土壤微生物碳氮含量差异性分析076
4.2林分和土层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的影响078
4.3土壤理化性质与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的关系078
4.4总结与分析088
4.4.1土壤理化性质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的影响088
4.4.2不同林分和土层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的影响089
4.4.3土壤理化性质对土壤MBC和MBN的影响089
第5章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及其影响机制091
5.1不同林分土壤微生物的碳源利用特征092
5.1.1土壤微生物的碳源利用率092
5.1.2土壤微生物对不同碳源的利用特征097
5.1.3土壤微生物群落碳源利用主成分分析102
5.2不同林分土壤微生物的功能多样性特征106
5.2.1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指数106
5.2.2土壤理化性质对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指数的影响109
5.2.3季节、林分和土层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指数的影响109
5.3总结与分析112
第6章不同林分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基因谱及其影响因素115
6.1不同林分土壤细菌群落结构116
6.1.1土壤细菌群落OTUs组成116
6.1.2土壤细菌群落组成和丰度117
6.2不同林分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123
6.2.1土壤细菌群落的Alpha多样性分析123
6.2.2土壤细菌群落的Beta多样性分析127
6.3土壤细菌群落显著性差异分析128
6.4土壤理化性质与细菌群落结构的关系128
6.5总结与分析135
6.5.1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和组成135
6.5.2土壤理化特性对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136
第7章城市森林土壤微生物研究总结与展望138
7.1本书城市森林土壤微生物研究总结139
7.1.1不同林分群落结构139
7.1.2不同林分土壤理化特性139
7.1.3不同林分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特征140
7.1.4土壤微生物活性和功能多样性特征140
7.1.5环境因子对土壤细菌群落特征的影响141
7.2本书研究创新点142
7.3城市森林土壤微生物研究展望142
参考文献144
附录166
内容介绍
本书在概述森林土壤微生物及其影响因素和研究意义的基础上,通过土壤微生物群落影响机制实验,分析了不同林分的土壤理化性质特征、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及其影响机制、不同林分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和功能基因谱及其影响因素,最后展望了森林土壤微生物未来的研究方向。 本书具有较强的参考价值,可供从事土壤微生物研究、城市景观与生态设计、城市公园与森林公园规划设计的科学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参考,也可供高等学校生态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科学及相关专业师生参阅。
微信支付
支付宝
扫一扫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