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国imaginist店铺主页二维码
理想国imaginist 微信认证
微信扫描二维码,访问我们的微信店铺
你可以使用微信联系我们,随时随地的购物、客服咨询、查询订单和物流...

华太平家传 朱西甯

79.00
运费: ¥ 0.00-20.00
库存: 97 件
华太平家传  朱西甯 商品图0
华太平家传  朱西甯 商品缩略图0

商品详情

张爱玲赞誉,白先勇、阿城、莫言、戴锦华、张大春激赏的文学家

朱西甯生命压轴之作 大陆首次出版

一部未竟的世纪之书,华氏家族百年史

清末民初缓缓铺开的原乡长卷,古典与现代化交响的史诗


华太平家传

文学


书名:华太平家传

著者:朱西甯

出版社:四川人民出版社

策划编辑:黄平丽

特邀编辑:黄盼盼

书号:9787220134173

出版时间:2023.9

定价:138.00

装帧:精装

尺寸:145mm×210mm×54.5mm

字数:630千字

页数:816p

印张:25.5        

册/箱:16

内文用纸:80克银河

CIP数据核字:(2023)第149739号

图书分类词:Ⅰ. ①华… Ⅱ. ①朱… Ⅲ. ①长篇小说-中国-当代

 Ⅳ.

图书分类码:I247.5

搜索关键词:朱西甯 张爱玲 白先勇 莫言 戴锦华 阿城 朱天文 朱天心 唐诺 张大春 侯孝贤 谢海盟 王德威 百年孤独 追忆似水年华 愿未央 黄锦树 虹影 刘慕沙 骆以军 夏志清 刘大任

关联、对标书籍:《铁浆》《旱魃》《破晓时分》《狼》《赵南栋》《生活与命运》《鱼王》《还乡》

竞品:《追忆似水年华》《百年孤独》《2666》《檀香刑》《红高粱家族》《白鹿原》《四世同堂》《城邦暴力团》


◎ 作品看点

★ 唯有文学,不能平凡。张爱玲赞誉,白先勇、阿城、莫言、戴锦华、张大春激赏的文学家,朱西甯生命压轴之作,大陆首次出版。一部梦土之书,一场未竟的文学梦。——华太平家传》是朱西甯长篇小说遗作,也是其毕生最重磅的作品。历时十八载,七易其稿,八度启笔,待冲破三十万言大关时,全部纸稿却遭白蚁蛀空,而他只说,这或许是上帝的旨意,之前写得不够好,继而另起炉灶从头再来,终成五十五万字言。对于这位专注打造梦土的书写者,时间也只好叹息着站在一旁。“再给我十年,把《华太平家传》写完。”

★ 一部未竟的世纪之书,清末民初缓缓铺开的原乡长卷,古典与现代化交响的史诗。一个年轻人在时代大变革来临时的自我成长与选择,一部以家史写民族史的大河小说。——以多事之秋的一九〇〇年为起点,自义和团、八国联军、甲午战争到辛丑条约,遥想一段并不太平的“太平”盛世。回到现代化的原点,个人的命运、爱情的失落、时代的动乱、现代文明与古典田园的冲撞,面对这一切,该如何抉择?家族史与民族史交错叠合,一部为中华民族祈求太平之书。“《华太平家传》不只是一部文学小说,更是一份遗愿,一种追怀,用来敬悼一个已经逝去的时代、光明单纯的信念和那个时代里自负或卑微的活着的所有人。”

★ 一幅缓缓展开的《清明上河图》,传统民俗百科全书,淳美人情风俗画卷。田园牧歌的原乡,纯纯粹粹的中国,尽展“老中国的抒情传统”。——勤奋正直的华父、睿智慈祥的华祖、助人为善的李二老爹、德艺兼具的大美……展现一个革命时间表以外的、民间的中国。“读《华太平家传》,好一幅缓缓展开的《清明上河图》:天子下殿走、西南雨、望门妨、神拳、清明早露、粮草、老棉袄、躲伏、乘凉烤火、地瓜翻秧、风水、马窝、黄河见底、鱼鹰、打野、年三十儿……历历在目,好看极了。”四时物语、民俗礼仪、庶民细事、方言土语,无不蕴藏着说不尽的绵绵情意与隐含的热情,让叙事呈现为现在式——永恒的现在,旷古的当下,建构出一种现代人已经无法想象无从经历的田园生活。而华父与大美姑娘一段没有结果的纯真爱情,更是令人魂牵梦绕。

★ “要说中国有一本书是可以跟《追忆似水年华》比美的,那么就是这一本书。”王德威、唐诺、黄锦树、虹影、张瑞芬、骆以军诚挚推荐。用一支眷恋之笔细绘少时记忆中的故国风景,一部用记忆写就的梦土之书,镌刻生命深处的永恒乡愁。——“怀乡作家的最后一程,是回到千百页的纸上文章。朱西甯的写作,出实入虚,反而直透‘想象的乡愁’最深沉的一面。”“朱西甯的文字是一种绝美的白话文。朱西甯式的语言,不易模仿,不易复制。他离去后,也带走了独门技艺。他的语言,他的风格,成为台湾文学的绝响。”

★ 附朱西甯珍贵手稿与照片,刘慕沙、朱天文、朱天心专文领读。开卷好书奖·年度中文创作。侯孝贤监制、朱天文导演电影,口碑纪录片“他们在岛屿写作”之《愿未央》,即以《华太平家传》一书为核心线索贯穿始终。

◎ 作者简介

朱西甯(1926-1998),台湾小说家,作家朱天文、朱天心之父。

生于江苏宿迁,祖籍山东临朐。本名朱青海,杭州艺术专科学校肄业。一九四九年随军赴台,曾任《新文艺》月刊主编、黎明文化公司总编辑、中国文化大学中国文学系兼任教授。一生专注写作,以小说创作为主,兼及散文、评论。著有短篇小说集《狼》《铁浆》《破晓时分》《冶金者》《现在几点钟》《蛇》等;长篇小说《猫》《旱魃》《画梦记》《八二三注》《猎狐记》《华太平家传》;散文集《微言篇》《曲理篇》《日月长新花长生》等。

◎ 内容简介

“我有一点愿意,把当代人生活细微地留下来,让后代子孙知道祖先们曾在这片土地上怎样地生活。”

《华太平家传》为台湾文学家朱西甯的长篇小说遗作,也是其创作生涯最重磅的作品。全书原计划三百万字,作者倾其毕生功力,七易其稿,八度启笔,完成五十五万言后因病谢世,成为一未完成的交响史诗。全书共分三十五章,故事起自清光绪二十六年(一九〇〇年),遥想一段并不太平的“太平”盛世,以华氏一族百年家史为主轴,细述山东省乡下面临新与旧、中与西等时代冲撞时的种种风云变化。回到现代化的原点,家史与民族史交错叠合,个人的命运、爱情的失落、时代的动乱,《华太平家传》是一部未竟的世纪之书,亦是一曲古典与现代化交响的史诗。

作者的语言高度淳熟圆畅,叙述不厌精细,四时物语、民俗礼仪、庶民细事、方言土语,如清末民初缓缓铺开的原乡长卷,极具地方色彩与民间风情。仿佛一幅《清明上河图》,随着卷轴缓缓开展,一幕幕饱满有趣的庶民百态在字里行间娓娓流淌。并附朱西甯珍贵手稿和照片,以及刘慕沙、朱天文、朱天心的专文导读。

◎ 名人推荐

这里有我早年读父亲小说时的充实感,饱满,有趣。他是用我们这个“实然”世界的材料,在打造他心目中那个“应然”世界的熠熠梦土了。晚年的他,当他说“我是写给上帝看的”,我亦才忽然明白,对这位专注打造梦土的书写者,时间也只好叹息着站在一旁。

——朱天文

 

读《华太平家传》,好一幅缓缓展开的《清明上河图》。好心情好风日好优闲时,可展全尽览,若不,打开多少看多少,并无碍于赏读的乐趣。其实从十九世纪开始,但凡有志之士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回应现代化的问题。他其实是在用他的信仰回应中国的现代化问题。他在其中投入了所有的过往,是他一生思想的总结。

——朱天心

 

父亲晚年专心《华太平家传》的书写,曾两度易稿,第一次写至十多万字不满意重写,第二次写至三十万字却遭白蚁蛀蚀一空,再次提笔已是离世前十年,写至五十五万字,距离他原预估的三百万字还遥远。父亲会遗憾吗?在最后陪病的一晚,他和我说道《华太平家传》中,大美这一线故事的后续发展,即便因化疗体力衰弱,但仍神志清明地说了许多。这会是父亲至终的悬念?我无法确定,只知这是任谁都无法替代的,即便是他的同业、两位姐姐都无法续笔的。

——朱天衣

 

他是家人和学子们心目中善心诚实的君子,温柔的强者——因为柔和谦卑,不易折断;因为深沉自信,不易受伤。——刘慕沙

 

本来《华太平家传》是要写出朱老师这样的家族,最后一个人莫名其妙因为时代的变迁,流落到南方的小岛,在那边成家,种种,直到当下。应该是一部世纪之书。

——唐诺

 

我称《华太平家传》为一本梦书。在现代开始的彼端,朱西甯俨然有意回到时间的原点,重新来过。朱西甯的叙事典雅细腻;他唤停时序,转而娓娓道出人事刹那风景,每有旧小说的笔意。在他迤逦展开的原乡长卷里,朱西甯借心中典范人物,点染理想历史图式。他的一片民国江山,最后落实在乡野、民间、日常生活的实践上。这是他抒情的极致了。而这抒情的极致,借用沈从文式的话来说,就是生命“神性”的显现。

——王德威

 

如果要了解中国文明和艺术的传承,我认为《华太平家传》必须看。要说中国有一本书是可以跟《追忆似水年华》比美的,那么就是这一本书。

——虹影

 

《华太平家传》是以小说笔法徐徐展开的清末民间生活连环画片。因此不只是一部文学小说,更是一份遗愿,一种追怀,用来敬悼一个已经逝去的时代、光明单纯的信念和那个时代里自负或卑微的活着的所有人。

——张瑞芬

 

我在读《华太平家传》时隐隐有一种说不出来的焦虑,它的背后有一团更黑暗的,两边冲击时无论如何都调理不来的巨大灾难,我总觉得这个东西必然会在小说没写完的下半卷中出现,譬如在《天子下殿走》这章,前半部呈现了小镇农忙的景象,后半部随着迟到的报纸抵达,叙述了整个义和团拳乱中西方势力和拳民相冲突的情形,这样的情节写出了“五四”的语境与文化脉络里痛恨的那个衰老中国和洋人在割地赔款的历史真相背后那个复杂的基督教文明,这两组势力扭绞造成这种戏剧性冲突的背景。

——骆以军

 

在《华太平家传》里,朱先生仿佛是一个人类学家兼报道人,或是一个好奇的小孩一样,将所有东西搜集起来再展现出来。不轻易放过任何事物、不视为理所当然,多了一份心思去理解与对话。这让朱老师的写作形成一个特殊的舞台,所有特定的人时地事都成为一种真实而雄辩的存在,种种“物语”因而得以安然展开……朱先生的写作一直有着对在急遽变化的世界里依靠旧秩序维生的人进退失据的处境充满了同情心的特质。对再荒谬的状况,朱先生不只批判亦同情,以一种戏剧性的场面提醒读者多想想:为什么有人愿意以肉身抵挡这些抵挡不住的东西?那也不是一种上对下的怜悯,而是更超越的看待世界的眼光——天地不仁,但他有自己着力和用心的地方。因此,若说《华太平家传》是写给上帝看的,我愿意提供一种说法,即朱先生晚年的这部作品是为了自己内在的神性而写,而这个自我小宇宙又能与上帝的大宇宙合一。他仿佛是一个永恒的上帝赐子,以一个好奇小孩的眼睛看着世界。

——吴继文

 

五十五万字,只循环了两个寒暑,但已经够了,完整了,因为它已形成一个宇宙、一种“逝去的美好”的全面保留,“保留”的不只是“生活”,也将生活成为一种掌故、知识,如同一本传统民俗百科全书。他将所有美好的片刻无尽延展,以包裹所有不完整的缺口。当不完整被不断的“繁衍”所填满,遂造就了书中精神的一惯性和完整。

——张瀛太

 

朱先生的《华太平家传》,这样的写作本身就充满了美感——用书写的行为去捕捉回一个永恒失落、被冻结在某个时空再也无缘得见的过去,将之一点一滴召唤回来。

——郝誉翔

 

朱先生描写细腻情愫非常精彩,常常是“喧宾夺主”,反而超越了本来小说表面上义正严肃的主旨。在《华太平家传》,朱先生又再一次借衣服来表达那种无法言说、绵绵不断的情欲与情感。书中的主角我父,跟沈大美之间的感情,近不得身,空有满腹情感无法表达。有一天沈大美就送给我父亲自缝制的棉袄,平常铁铮铮的汉子发现这件衣服后,感情突然细腻起来。晩上睡觉,还把棉袄上的一颗纽扣像含乳头一样含在嘴里一夜。第二天,这个纽扣变成了一颗「巨乳」,相较于其他纽扣十分明显,甚至连沈大美都发现了。这个描写实在太传神,太经典了,让我在终卷之后,还对这个纽扣念念不忘。这颗纽扣表达的,不仅仅代表情欲的需求,也意涵我父及母亲疏离的亲子关系,是情欲与母爱的双重隐喻。这种细致的表现手法,比起女作家不遑多让,甚至比所谓张派女作家更加细腻。在台湾的男性书写。尤其男性小说家里头,朱先生的阴性特质相当鲜明,也正是这种柔软、绵密的情思以及源源不尽的耐力耐性,才能使他织就《华太平家传》这样的巨著,而无视时间长流,织了又拆,拆了又织。所以我认为这本遗作,不只超越性别二分的区隔,更展现了一种新的大河小说书写方式,对雌雄同体、性别与书写概念有兴趣的学者,朱先生的作品,是很好的试例。

——范铭如

 

多年前收到您一封信,所说的背包里带着我的书的话,是我永远不能忘记的,在流徙中常引以自慰。……《铁浆》这样富于乡土气氛,与大家不大知道的我们的民族性,例如像战国时代的血性,在我看来是我与多数国人失去的错过的一切,看了不止一遍,尤其喜欢《新坟》。

——张爱玲致朱西甯

 

朱西甯是台湾的一个文化界奇人,因为在中国现代作家之中,很少有像他这样,把基督教义及中国传统两者都看得这般认真。

——夏志清

 

朱西宁的《铁浆》,我认为是他所有短篇中的佼佼者,主题宏大:中国传统社会与现代文明的冲突;形式完整:以象征手法,干净严谨的文字,将主题意义表达得天衣无缝。这真是一篇中国短篇小说的杰作。

——白先勇

 

居然在台湾发现了鲁迅与吴组缃的传人。

——刘大任

 

朱先生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就写出来这样优秀的作品,可惜我读得太晚。若能早些读到他这几本书,我的《檀香刑》将更加丰富,甚至会是另外一番气象……

——莫言

 

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中国小说的喷薄,现在想起来还是不可思议。但是总结下来,还是有一层膜,几十年形成的膜,借用文物贩子的行话,有一层“包浆”。包浆也是种积累,积累的却是灰尘,痰涎,粘秽。以前过年之前,家家户户是要用热碱水将器物擦洗干净的,对包浆毫不痛惜。相比之下,在我看来,莫言的《透明的红萝卜》,是能穿透包浆看到的透明。另一个奇迹是李娟的写作,没有包浆的写作。我要说的是,这之前,朱西甯先生的写作,早已是透明,而且是以没有包浆的状态来写包浆。再之前,是沈从文先生的写作。汪曾祺当年在西南联大沈从文先生的班上,写成习作《老鲁》,沈先生认可,推荐出去发表。现实是有包浆的,现实主义的写作,自然是对包浆与透明的担当。

——阿城

◎ 目录

《华太平家传》的作者与我

挥别的手势

 

许愿

望门妨

老棉袄

鸟窝

神拳

风水

西南雨

卜筮

妖孽

信以为假

躲伏

粮草

天子下殿走

斯文在斯

新袄

天启

打野

铁锁镇上

道可道

远交近攻

年三十儿

新春

旧的去了,新的不来

热闹又冷清

开工大吉

春来无痕

清明早雾

黄河见底

乘凉烤火

锄禾日当午

地瓜翻秧

洋大夫管家

金风送爽

魚鹰

西体中用

 

附录

我们今生是这样的相聚

做小金鱼的人

看电联车的日子

朱西甯文学年表

◎ 精彩书摘

许愿

 

我就好脊后靠着墙,看东看西,不管靠的是屋里隔间的板壁,还是泥过没泥过的砖墙,脑袋一刻也不闲着地一倾一昂,让后脑一下下碰撞墙壁。风帽后尾上盘龙银饰那五条银链和上面悬系着的银铃儿,便跟着这一倾一昂,有板有眼儿的玎玲玲、玎玲玲、喤啷个不停,像在替我诉说心里头没着没落的冷清孤单。

那要等老爹打外头回来,笑说:“老远就听到了,咱们太平又搁家里练铁头功了不是?”那我就好跟进房里,跟奶奶分享老爹打粮食袋一样的袖笼里抖出来的吃食,听两老拉聒儿。再不就得傍晚等妈进城来,扑过去,等不及地捉空儿叮奶。常时的冷清孤单,整日巴望和等待的,似乎尽在于此;也就只是这些。

那都是五岁前,我的家常日子。

我的记性一向不佳,勉强只可挂上个中等,还须偏低一些。坏是不至于坏到俗话所说:“属老鼠的(我可是属老虎的)——搁爪儿就忘。”可比起老鼠的记性,我也强不多少。

就凭这样差劲儿的记性,我倒又别有一种禀赋。人是绝多都在五岁前不大记事儿,记也仅仅记些没头没尾的零星片断,我偏不然。

多少烟尘岁月,邈远飘忽,在我却杳然清明,依稀若在眼前。任挑一桩五岁前的旧事,如何始,如何终,琐琐碎碎,我可都大半了然。要说何以就能辨别五岁那道界线,那倒顶顶简单不过——五岁那年,我开蒙入学,也才断奶,也就在那年,祖父去世。这样就不必划一道界线也一样的前后分明;凡那些邈远的旧事中,只须辨认出凡是我还未曾入学,未曾断奶,或祖父尚在,即就足以肯定那都是我五岁前所留下来的遗事了。

这样禀赋独特的记性,已足为千万人所不及;更甚者,即使在我出生前,关乎我们华家上溯数代的盛衰沧桑,我也一如亲历其境,晓得够多、够真、够细致——只不知是否这也算作记性;要不又该算作甚么?算作异禀?老爹跟奶奶拉聒儿起关东或是祖籍那些陈年古代的老家旧事时,多半我都听不大懂——至多才五岁的孩子罢,能解多少人事?可我就偶尔忍不住插嘴,提醒或添补遗漏的地方。起初祖父也很惊异,不过,到底还因是个读书人罢,好思好想,把一直又喜又怕,逢人就说奇道怪的祖母按了按手,说是“咱俩儿陈芝麻烂豆子尽在这儿数来数去,遮不住这孩子朝天转前转后的,一旁一把把拾了些去,不定咱俩先前数过了多少遍,这再数时给数漏了,这孩子单巧帮你添一把儿……”奶奶听了不知是心服口不服,还是口服心不服,仍旧逢人就讲我这么个小孙儿:“八成儿落了空儿,没喝迷魂汤罢!”接下来要看那一曚子我在奶奶跟前是轮到得宠还是失宠。得宠我就是个神童,不然就给打成个来路不明的小妖怪。

照相信轮回的讲法儿,打那一世转生这一世,阎罗殿上发配阳世时得逼你灌下忘尽前生前世的迷魂汤,才准投胎托生。奶奶好歹是位长老师娘,伴着老爹到处传教大半辈子,敢是不信这些轮回转世甚么的,可说还是这么说了。

奶奶一辈子任性过来,老爹也都凡事依从她。

儿孙满堂,若照常情,定规是老爹奶奶疼长孙,奶奶却不尽然;过一曚子挑一个来宠,再过一曚子另挑一个。儿孙众多,这样轮换着宠爱倒也有趣——而且但凡宠爱到哪一个,吃好的也拉着你,拉聒儿也拉着你,出去串门子、走干亲戚、赶热闹——像是放河灯、划龙船、看出会或大把戏,全都拉你一道儿。这样子也就非得轮换着不可,孙辈儿到我,上面已经两个哥哥、七个姐姐,大哥且已结婚,我五岁时做了叔叔以后,便又四世同堂了。人丁那么旺,南京的叔叔那边哥哥姐姐都还不算,单是我父这一房的我们这一辈,捎上大嫂就已足足十一口,要是一同挤进奶奶房里,分享她老人家私房吃食——茶食、点心、零嘴、喜果子甚么的,慢说那得整篓整筐子才够,只怕站都站不下。照这势路,是真得轮换着宠爱才行。可若是为的这个,就不该派奶奶的任性了。

说奶奶任性,那也不只是轮换着宠爱很不公平——譬如说宠这个久些,宠那个短些;又譬如奶奶压根儿就不是按照我们雁行排行顺序来轮换,好在哥哥姐姐都很兄友弟恭,没谁会在意老人家膝下争宠,或彼此排挤、咬嫉贪伴儿;又也不只是奶奶要宠爱谁就宠爱谁,一向都太没个准儿,主权完完全全操之于奶奶兴之所至的好恶;真正任性的还在奶奶无端地宠爱谁,一定也无端地同时把其他孙儿孙女统统一棒打落,往往打落得个个一无是处。

所以这样子褒一而贬众的作风,因为无端,也就无常;昨天还把你捧到天上,今天倒踩你踩到脚下。不过也还并非完全无来由,看你顺眼碍眼,也就够了。再说罢,有端无端,也尽在祖母的嘴上,褒谁贬谁,不患无词,也可说是一言兴邦,一言丧邦。要问咱们奶奶去跟谁来论断众孙儿孙女,那可不愁没人,除了给褒贬的当事人一律株连,以及与有荣焉或养教失责的咱们双亲大人,都得恭听懿训,此外尚有家里的伙计,与咱们同租马氏祠堂的众房客,左邻右舍,奶奶那些干姊妹、干闺女,路上遇见的熟人,礼拜堂的老姊妹等等——所憾者,咱们在尚佐县这个小城落户,到我出生也才三十个年头,仍还孤门独户,无一族人,老亲戚只有奶奶她亲娘,这时也已过世多年;以及护送这位外曾祖母投奔祖父而来的奶奶娘家四叔——咱们喊作四老太的元房三代六口,住在四五里外的西乡。新亲则只有打湖南跟过来的大嫂她母弟二人。要是放在关东,或胶东老家,同族和老亲世谊,那就多得不可胜数,奶奶也就会拥有更为广大的听众了。说来奶奶的任性也还是挺不如意,发挥挺不够尽兴。

不管怎么说,在祖母这种阴晴不定的性格下,独有我这个双亲膝下的老疙瘩儿子,有幸有不幸。有幸的是母亲早出晚归,白天我得跟老爹奶奶过;母亲须在城外养牛场帮父亲照料牲口,帮伙计忙那一日三餐;哥哥姐姐上学去了;奶奶喜我恼我,都得照料我吃喝拉撒;出去家访传道串门子,除非老爹在家,还非得带我到东到西不可。不幸的则是碰上奶奶没好颜色,虐待是决不至于,可就得跟在身边恭听奶奶与人家数说我的罪状;而基于“远了香,近了脏”的道理,划算起来,大半我是承欢的少,讨厌的多。

失宠的日子里,能躲远点儿也就罢了,却还非得跟随老人家去串门子不可,那就够不是味道的了;可又还得一旁愣听我那些罪状不可,愣捱诮贬总不容插嘴申辩,敢情分外不是味道。

奶奶口里的我那些罪状,就算是确有其事,总也犯不着逢人就数说;况又多半都是奶奶编排的诬陷。譬如跟那些外四路不相干的闲人数落我都上五岁了还没断奶,全是爷娘惯坏了的——先我就心里不服,哥哥姐姐跟我又不是喊爷娘,打大哥起就随尚佐县当地的喊法,喊大大妈妈。再就是五岁还没断奶,没错;惯我,没那回事儿。

老疙瘩儿子罢——那是个北方,做针线活儿,线纫了针,理理顺,线末尾绾个结儿,我就是那个疙瘩,雁行末了的一个幺儿。妈妈四十一岁生的我,敢情也是绾了个结儿,想生也没的再生。下边既没弟弟妹妹等奶吃,就由着我吃独食吃下去。大大罢,凡事顶真,“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君子得过了头——只因乡下王五娘专程上城来恭喜送大礼,说了句“天下爷娘疼幺儿,将后来不晓要怎么疼这个老疙瘩儿子了……”妈妈是害臊过了四十还生孩子——大哥都已二十二、大姐二十一、二姐二十了,就跟王五娘咬耳朵说:“还恭啥喜,命好都做奶奶姥娘了,还跟儿子闺女赛着生!真没脸……”大大敢情也有点儿害臊罢,把王五娘的恭喜噌回去,带点儿赌气味道啐了一声:“甚么疼幺儿,偏不疼看看!”这一“看看”,便直到我十一岁那年,才看到大大对我现过一下笑脸。再就是哥哥姐姐都给父亲抱过,还有的有幸骑在父亲腿上,父亲颠颠颠,给唱着的赞美诗打拍子。我可从来从来没那福气。

◎建议上架

文学


理想国imaginist店铺主页二维码
理想国imaginist 微信公众号认证
扫描二维码,访问我们的微信店铺
随时随地的购物、客服咨询、查询订单和物流...

华太平家传 朱西甯

手机启动微信
扫一扫购买

收藏到微信 or 发给朋友

1. 打开微信,扫一扫左侧二维码

2. 点击右上角图标

点击右上角分享图标

3.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收藏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收藏

微信支付

支付宝

扫一扫购买

打开微信,扫一扫

或搜索微信号:lixiangguo2013
理想国imaginist官方微信公众号

收藏到微信 or 发给朋友

1. 打开微信,扫一扫左侧二维码

2. 点击右上角图标

点击右上角分享图标

3.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收藏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