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大学出版社微店店铺主页二维码
人民大学出版社微店 微信认证
人大出版社自营微店,正版人大出版社书籍直发,品质保证!
微信扫描二维码,访问我们的微信店铺
你可以使用微信联系我们,随时随地的购物、客服咨询、查询订单和物流...

思辨与立场:生活中无处不在的批判性思维工具(第2版·经典珍藏版)

55.00
运费: ¥ 0.00-20.00
库存: 297 件
思辨与立场:生活中无处不在的批判性思维工具(第2版·经典珍藏版) 商品图0
思辨与立场:生活中无处不在的批判性思维工具(第2版·经典珍藏版) 商品图1
思辨与立场:生活中无处不在的批判性思维工具(第2版·经典珍藏版) 商品缩略图0 思辨与立场:生活中无处不在的批判性思维工具(第2版·经典珍藏版) 商品缩略图1

商品详情


思辨与立场:生活中无处不在的批判性思维工具(第2版·经典珍藏版)

作者:[美]理查德·保罗(Richard W.Paul)琳达·埃

书号:330655

定价:¥89.9 元

字数:367 千字

印次:1-2

开本:异16全

出版时间:2024-08-15

ISBN:978-7-300-33065-5

包装:平


内容简介

我们正生活在一个信息爆炸、数据泛滥、认知膨胀的世界,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提高思维的品质,以审视外部环境和自己的内心。


如果我们没有看透纷繁复杂问题的智慧,就无法界定和分析我们在生活与工作中所需获取的信息及所要做出的决策,我们也会像惊涛骇浪中漂泊的孤舟般,随时都有迷失和倾覆的风险。


批判性思维正是有效应对和降低此类风险的神兵利器。批判性思维是一种进行深刻反思和独立思考的思辨能力。思辨能力无处不在,它不仅决定着人类行为和思想的清晰性、关联性、逻辑性、准确性、重要性、精确性、公平性、广度、深度等诸多维度,还关系到人类如何在观察、体验、沟通、思考和推理过程中不断获取信息,并对其进行积极而巧妙的运用、分析、评估、整合和建构,从而指导自己的思想和行动。


作为批判性思维研究领域的权威专家,本书两位作者把通俗易懂和高效实用的批判性思维方法与实际情景和问题相结合,并列举了丰富的案例,帮助读者快速、系统地提升对批判性思维的认知水平和学习效率。


作者介绍

理查德·保罗


批判性思维领域的国际知名作家和权威专家,关于批判性思维主题已出版著作9部,发表文章超200篇。他还参与编写了多部教材,并进行了广泛的教学策略与方法的实验,包括设计新颖的方式来让学生参与严格的自我评估。他发表的有关批判性思维的观点相继被美国的《纽约时报》《教育周刊》《高等教育纪事报》《美国教师》《读者文摘》《教育领导》《新闻周刊》《新闻与世界报道》等众多媒体所报道。



琳达·埃尔德


教育心理学家,也是批判性思维领域的杰出权威。她曾在大学教授心理学和批判性思维,并为超过20 000名各级教育工作者进行了演讲。她参与编写了4部著作,还共同撰写了18本关于批判性思维的思考者指南。她还发展了一种有关批判性思维发展阶段的原创理论。她重点关注思维与情感之间的关系以及培养批判性思维的障碍,并将这些问题置于思考和工作的中心。


目 录

第1章 变化与危险加剧的世界中的思维 /001

后工业时代世界秩序的性质 /002

急速变化中的复杂世界 /002

一个充满威胁的世界 /003

变革、危险以及复杂性:相互交织 /005

成为批判性思考者的挑战 /006

内省时刻 /007

生活中的批判性思维 /008



第2章 成为你自己思维的批判家 /009

目前的思维技巧够娴熟吗 /010

艰辛、冷酷的世界 /016

成为自我思维的批判家 /018

内省时刻 /019

生活中的批判性思维 /020



第3章 成为一个公允无偏的思考者 /021

认知坚毅:消解复杂性和沮丧 /040

信赖推理:认识到好的推理以证明自身的价值 /041

思维自主:成为一个独立的思考者 /045

认识各认知美德间的相互依存性 /047

生活中的批判性思维 /049

内省时刻 /050


第4章 自我理解 /051

监控你的思维和生活中的自我中心主义 /053

对公平性做出承诺 /055

认识心智的三个基本功能 /057

理解你和自己的心智存在的特殊关系 /059

内省时刻 /062


第5章 批判性思维发展的前四个层级 /063

层级一:无思维反思意识者 /065

层级二:有思维反思意识者 /067

层级三:起点上的思维提升者 /070

层级四:行进中的思维提升者 /076

内省时刻 /085





第6章 思维的要素 /087

推理在人类生活中无处不在 /088

推理可以再细分吗 /090

开始思考你自己的推理 /091

思维的要素:一个初步了解 /092

一个日常生活中的例子:杰克和吉尔 /097

关系中思维的要素 /099

要素之间的关系 /101

为了特定目的的思维 /101

基于概念思考 /103

建立在信息基础上的思维 /107

区分僵化的信息、活跃的谬知和活性知识 /107

当寻求信息时该问的一些关键问题 /111

区分推断和假定 /113

理解意涵 /119

在各观点内和各观点间思考 /122

运用批判性思维掌控看待事物的方式 /123

批判性思维者的观点 /125

生活中的批判性思维 /126




第7章 思维的标准 /129

更深入地关注普适性的思维标准 /132

澄清你在工作中所面临的一个问题 /133

寻找关联的事实 /135

将推理中的各种要素和思维标准放在一起 /146

在议的问题或待解决的难题 /149

观点或推断框架 /150

信息、数据、经验 /151

概念、理论、观念 /152

假设 /153

意涵和后果 /154

推断 /155

运用思维标准评估你的思维:简明的指导原则 /156

内省时刻 /158



第8章 设计你的人生 /167

天数与自由:你选择哪一个 /168

自由的观念 /168

认识经验的双重逻辑 /170

社会力量、大众传媒和我们的经验 /175

回溯阅读 /176

设计你人生方面的提示 /183

内省时刻 /184



第9章 做出明智决策的艺术 /185

站在全局的高度思考自己的人生 /187

评估决策的形式 /188

“大”的决策 /190

决策的逻辑 /191

决策的维度 /194

早期的决策 /197

青少年时期的决策 /198

成年初期的决策 /200

生活中的批判性思维 /201

内省时刻 /202



第10章 掌控你的非理性倾向 /203

两种自我中心的功能 /221

人类心理的“病理”倾向 /232

理性的挑战 /235

内省时刻 /236



第11章 监控你的社会中心倾向 /237

社会中心主义的本质 /238

社会中心思维就如同病状 /241

社会阶层化 /244

社会中心思维是无意识且存在潜在威胁的 /245

在群体中以社会中心的方式使用语言 /246

通过概念上的分析揭示社会中心思维 /247

大众传媒培养着社会中心思维 /249

摆脱社会中心思维:真正良知的开端 /254

生活中的批判性思维 /256

内省时刻 /256



第12章 道德推理的发展机制 /257

为什么人类对道德感到困惑 /258

道德推理的基础 /262

道德概念和原理 /264

道德原理的本质 /267

区分道德和其他领域的思维 /270

道德和宗教 /271

道德和社会传统 /273

道德和法律 /276

道德和性禁忌 /276

理解我们自身的自私 /282

内省时刻 /284



第13章 分析和评估企业与组织生活中的思维 /285

批判性思维和渐进的改善 /287

组织内进行批判性思维的第一个障碍:隐蔽的权力争斗 /287

第二个障碍:群体对现实的定义 /290

第三个障碍:官僚主义问题 /291

误导成功的问题 /292

竞争、合理思维和成功 /295

评估一个组织生活中的不合理思维 /298

良好思维的力量 /304

一些个人意义 /305

生活中的批判性思维 /306

内省时刻 /309



第14章 策略性思维:第一部分 /311

理解并运用策略性思维 /312

策略性思维的成分 /314

策略性思维的开端 /316

重要观念1:思维、情绪情感体验和欲求相互依存 /316

一个警告:强大的情绪看起来似乎与思维没有联系 /320

重要观念2:一个逻辑存在,你就能理解它 /321

重要观念3:为了有高品质的思维,我们必须定期对思维进行评估 /328

内省时刻 /330




第15章 策略性思维:第二部分 /331

重要观念 4:我们天生的自我中心主义是一种默认的机制 /332

策略性观念 /332

重要观念 5:我们必须对我们周围的那些自我中心主义敏感 /337

重要观念 6:大脑倾向于做出超过我们原始经验的概括 /339

重要观念 7:自我中心思维在我们的头脑中看起来是理性的 /342

重要观念 8:大脑的自我中心倾向在本质上是自动的 /345

重要观念 9:我们通常通过支配性行为或服从性行为追求权力 /347

重要观念 10:人类本质上是社会中心的动物 /349

重要观念 11:理性的养成需要努力 /351 生活中的批判性思维 /352

内省时刻 /353


精彩样章

推荐序1


当今是拼脑力的时代,时代对人类思维提出了各种要求,变化的世界需要批判式思维,未知的世界需要审辩式 思维,复杂的世界需要审慎式思维。但是,当今更是考量人格的时代,道德认同、道德恐慌、道德推脱等都反映出知行不一的问题。认知与人格的结合是完美心理的体现。通读此书,作者让我们知道如何达成心理完美、致良知。


此书的第一个亮点是,它从认知技巧层面告诉人们如何来区分什么是好思维和坏思维。例如,作者让人们从三 个方面来区分好坏信息。一是僵化信息,坏思维者会出现很多空洞的说辞,因为他们使用的是头脑中存放的未理解的知识;而好思维者则会将僵化信息转化为有意义的东西,或者将其清除。二是活跃谬知,坏思维者会不断使用错误信息却不自知。三是活性信息,好思维者会积极使用有效 的知识,继而产生理智行为。


此书的第二个亮点,也是最让我欣赏的是书中“认知美德”的观点。作者告知人们批判性思维是具有人格品性的,高品位批判性思维的特征是公正无偏、兼容并蓄、信赖推理、认知谦逊、思维自主、认知勇气、认知坚毅、知行合一等;做一名高境界的批判性思维者需要有良知,不可为私利服务,要公允,不可误用心理学知识。


此书的第三个亮点是,作者指出了思维的“病理”倾向,包括自我中心性思维和社会中心性思维,它们会导致认知偏差和行为偏差。同时,作者还提出了矫正方法,主张建立道德思维,消除伦理盲点,形成良知。作者在这里提升了人类思维的境界。


如果此书的书名为《批判性思维工具》,我觉得它涵盖不了书中对思维的丰富解析,我更愿意给它另一个名字——《人类思维的品格》。我认为此书的魅力在于它告诉人们,人生中有两种力量最具魅力:思想的力量和人格的力量,而心理完美就是将人格与思想力量有机结合,以道德良知升华思维的品格。



许 燕

中国社会心理学会原会长、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教授







推荐序2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的经典书《思辨与立场》,邀请我写一个推荐序。我对如何提高大学生思辨能力一直在思考和寻找方法,当我一口气读完本书,似乎有了答案。在此,我特别希望和读者分享本书和我的读后感。全球化正快速 且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生存的世界,我们进行自我剖析的能力将决定着我们的工作、生活和命运。传统和固化的思维 方式会禁锢我们的发展,这就需要我们运用批判性思维不断学习、经常反思,定期评估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方式。



批判性思维可以理解为进行深刻反思和独立思考的能力。这种能力关系到人类如何在观察、体验、沟通、思考 和推理过程中不断获取信息,并对其进行积极而巧妙的运用、分析、评估、整合和建构,从而指导自己的思想和行动。思辨能力无处不在,决定着人类行为和思想的清晰性、关联性、逻辑性、准确性、深度、重要性、精确性、广度及公平性等维度。


本书是两位批判性思维研究领域专家理查德·保罗、琳达·埃尔德的权威力作,他们把通俗易懂和实用的批判 性思维方法与实际情景和问题相结合,并举出了丰富而真实的案例。


比如,书中指出,人的心灵有三个基本功能,即思维、情感和欲求。思维让我们弄懂生活的意义;情感监控或评估思维所能产生的意义;欲求引发行动。三者之间存在着密切和动态的关系,其中任何一者都在不断地影响着另外两者。


再如,书中强调,思维的提升是个渐进的过程,需要克服学习的高原现象和忍受单调,不断努力。改变一个人的思维习惯需要经历无思维反思意识、有思维反思意识、起点上的思维提升、行进中的思维提升、有所成的思考、集大成的思考六个层次,日积月累方可见成效。又如,我们在做决策时,逻辑由决策目标及主要问题决定。合理决策需要经过四个关键点:认识到你面对的是一项重要决策;准确地界定各个备选项;理性 地评估各个备选项;自我训练做出最佳选择。以上每个关键点都对思考者提出了挑战。


纵观国内的教育理念,常常会出现杰出人才专业能力突出,而思维方式却很 偏执或僵化的现象。从幼儿园到小学、中学、大学采用的一贯的考试式学习、填鸭式教育,使我们只注重吸收知识,却忽略了思辨的训练。养成讨论问题时听到任何观点都能主动去怀疑、审视,以及去证明这个观点是否存在逻辑上、事实上或数据上的问题。这种看似简单的习惯,对培养独立的思辨能力和立场至关重要。


本书清楚地介绍了发展推理技能和认知特质的原则与方法,鼓励读者不断开展反思,为那些愿意自我培养思辨能力的人提供了科学的指南,也为广大师生和朋友提供了极有价值的参考。


王立非

北京语言大学国际语言服务研究院院长、高级翻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译者序


目前有关批判性思维的书籍已有不少,也各有特色。

理查德·保罗博士和琳达·埃尔德博士写的这本《思辨与立场:生活中无处不在的批判性思维工具》(第2版·经典珍藏版)有三大鲜明的特色:第一,以深厚的心理学原理为支撑,但没有过多地着墨于此,更多的则是实践的指导;第二,将抽象的批判性思维原则与具体的工作、生活情境 相结合;第三,不是简单地将批判性思维当成一种工具来看待,而是将其当成现代人应该具备的特质来看待。



批判性思维的养成是受其自身特有的规律制约的,其中根本性的规律就是心理规律。目前市面上的一些有关批判性思维方面的书对此做了不少介绍。但是我想,大多数关注批判性思维的读者真正需要的不是这些,他们需要的是专家根据这些规律为其制定有关批判性思维的提升方案。这就好比使用电脑,大多数电脑使用者需要的不是电脑的构造原理和编程技术,而是能实现其使用电脑的目的且操作简单的软件。本书在这一方面处理得很好,比如本书 “观念检核与实践”模块,其背后的设计是以心理学有关元认知的丰富研究为支撑的。但作者并未对元认知的研究做介绍,他们只是要求读者按照设计的步骤去实践。在此我 也呼吁本书的读者,正如作者在前言中所强调的,在阅读本书时,一定要实践书上的这些模块,不要轻易地跳过,否则可能错过了书中对你而言最宝贵的部分。


此外,批判性思维原则的运用是需要和具体情景相结合的。有不少读者可能和我一样,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当发现某本书提供了多少条思考和行事的法则时,便会迫不 及待地将其收入囊中,并开始怀着欣喜的心情阅读。但是数月之后,却会发现了解甚至记住这些“法则”并没有令 我们发生多少改变。我们在思考和行事时,根本就不会想 起这些“法则”。究其原因,就是这些书籍并没有在各种具 体的情景中传授这些法则,使得我们无法将法则与具体的情景联系起来。这就好比赵括熟读兵书却不会打仗,小学生有强大的计算和推理能力却不会解应用题一样。本书在这方面做得很好,它介绍的各种批判性思维原 理都结合了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场景,其中广泛地涉及了对个人的道德判断、情感与家庭问题的解决、工作中上下级关系的处理、企业组织对生存挑战的应对等。


最后,本书并没有简单地将批判性思维当成工具来介绍,而是将其当成一种特质来介绍,这是很符合时代潮流的。作为处于急剧变化世界中的个体,批判性思维不是一种应对特定问题的工具,而是应对所有问题都需要的心智技能和特质。


本书的翻译分工如下:封面、赞誉、前言、作者简介、第1章 ~ 第11章、 第14章、第15章以及对应的目录均由李小平翻译;第12章和第13章以及对应的目录由陈明榴翻译;有关批判性思维的术语与概念的词语汇编由江莉婕翻译;全书由李小平进行审校和统稿。在统稿过程中,陈明榴、西明、王晓露分别对部分译稿进行了试读并对一些字词的翻译提出了建议。本书的出版要感谢出版社相 关编辑辛勤、细致而专业的工作,也要感谢我的妻子允许我在翻译本书的数月中做个纯粹的米蠹。


由于能力有限,本书的翻译错误在所难免,敬请各位专家读者批评指正。




李小平

于安徽师范大学赭山校区





前言


思维塑造了你,无论你在做什么,无论你有怎样的感受, 也无论你想要什么—— 一切都由你的思维品质决定。如果你的思维结果与现实不符,你就会有诸多失望;如果 你的思维倾向过于悲观,你就会难以找到人生乐趣,甚至会在应该高兴时还反复掂量自己是否应该高兴。


你可以检验一下上述观点。先明确你经常体验到的最 强烈的情绪、情感,并回忆一些在你生活中产生过这一情 绪、情感的场景,然后分析与这些场景关联的思维。如果你为将要去工作而感到兴奋,那是因为你想到如果你工作 的话,很多积极的事情就会发生,或者你将能够完成很多重要的任务;反之,如果你为将要去工作而感到恐惧,那是因为你想到工作可能带来的糟糕体验。


类似地,如果你的生活品质与你期待的不符,问题很可能出在你看待生活的方式上。 如果你积极地看待生 活,你就会发现生活的美好;如果你消极地看待生活,你就会感到生活的灰暗。


假设,你最近在一座新的城市找到了一份工作。你接受它是因为你认为自己已准备改变,你想要体验不同地方的生活,你想要交一群新朋友。总之,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你都想要开始新的生活。我们同样可以进一步假设,之后你所期待的新工作给你带来的改变并未实现,并且这与你的预想是不一致的,那么你将感到失望甚至沮丧(这取决于你看待自己境遇时消极的程度)。


大多数人的大部分思维都是处在潜意识水平的,没有将思考的细节提升到词语水平。比如,大多数持消极思考方式的人都不会对自己说:“我选择了用非常消极的方式进行思考,我不想快乐。”如果人们允许自己习惯性地让思维处于无意识水平或自动思维水平,他就很难控制自己的思维。他们很难充分地分析和评估自己的思维,缺乏对自己思维所存在问题的洞察,缺乏任何对自己的思维进行显著改变的动力。


因为鲜有人意识到思维在生活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也很少有人获得对自己思 维的明显操控力,因此很多人在诸多方面都是他们自己思维的“牺牲品”——为其所害而非因其获助。大多数人都是他们自己最大的敌人,他们的思维是问题的涓涓之源,妨碍他们认识到机会,阻碍他们表现出自己最佳的一面,使其陷入困境。


如果对相关内容进行仔细阅读和透彻理解,那么本书将提升你的思维素质。同样,它也将帮助你信心满满地实现自己的目标,做出更佳的决策以及洞悉别人试图在什么地方影响你的思维。它可以帮你掌控自己的职业生涯和个人生活、帮助你和别人构建关系,甚至帮助你了解是什么激起了你的情绪、情感体验。


然而,实现这一目标殊非易事。如果你能认真对待本书的观点,那么你将发现思维在生活中所起的作用和拥有的力量。和我们一样,你也能够实现更宏伟的职业目标,成为更佳的问题解决者。你可以明智地运用自己的力量,你可以更客 观地面对操纵,你可以过上更充实、快乐和有安全感的生活,决定权在你手上。我们邀请你稳健地跟随这些步骤,让你的个人生活和职业生涯越来越处于你的掌控之中。


阅读本书有两种方法:按章节顺序阅读和跟随兴趣的引导。这两种方法都是运用本书材料的合理方法。你可能有兴趣从后面的某些章节开始阅读,这没问题,因为所有章节基本上自成体系。当然,所有章节也存在一种逐步递进的关系,所以如果你按照章节顺序阅读,你就可以在最大程度上减少叙事逻辑导致的困扰。无论如何,如果你因兴趣而从后面某一章节开始阅读,我们推荐你先熟悉一下前六章的内容。我们建议你浏览一下这些章节,以便你无论想从后面的哪一章开始阅读都有一个推断框架,并且在你认定自己了解本书的价值之前,请确保 返回前面章节进行更深入的阅读。阅读每一章都会有助于明晰其他章节的内容,且它们都指向并逐步深入地揭示着一个中心主题。我们强烈建议你花点时间去做全书中“观念检核与实践”模块的活动,它们是本书核心观点内在思想的重要体现。人们倾向于跳过这些步骤以避免“额外工作”,这种做法是不被推荐的。如果你想最大限度地提升自己的批判性思维,通过书写的方式来表达观点是必要的步骤。










01

变化与危险加剧的世界中的思维




后工业时代世界秩序的性质


世界正急速地改变。每过一天,生活的节奏和变化的幅度都在加快,面对的压力也在增加。全球化这一新的现实正以其自有的方式快速且强有力地改变着我们生存最深层的结构——经济、社会、文化、政治乃至环境的现状。全球化对人类的思维与学习、商业与政治、人权乃至人类冲突都有着深远的影响。这些影响正变得越来越复杂,很多都明显预示着危险和威胁。所有的这一切都成为我们要快速改变的强大推动力。



急速变化中的复杂世界


为了应对这些持续加速的变化和复杂性,我们的思维方式不进行彻底的改变是否可行呢?一般而言,我们的思维是有定式的、固化的、机械的。我们学习如何工作后,便会在工作中一遍遍地重复我们所学的东西。但是我们现在面对的问 题以及我们将要更加频繁面对的问题都需要一种完全不同的思维方式——一种更复杂、更有适应性以及对不同观点更敏感的思维。当前我们所生活的世界要求我 们不断地重新学习、经常性地反思我们的决策以及定期地重新评估自己的工作和 生活方式。简而言之,我们正在面对一个新的世界,对这个世界中的个体而言,其精神中自我召唤的力量、定期进行自我剖析的能力将越来越能决定他的工作质 量、生活品质,甚至有可能决定他在特定情况下的生存。


请思考一下日常生活中从水龙头取水饮用这个小问题。随着污染日益严重,地下水正在被污染,由许多尽管剂量很小但不符合要求的化学物质所造成的间接而长期的恶果正在积聚,我们该如何判定我们饮用的水是否安全呢?由此,政府就需要根据财力决定是加大医疗投入以拯救更多面临威胁的生命,还是加大资金 投入以改善水质。在人们的健康日益面临威胁的情况下,我们怎么知道政府是否愿意承担风险的程度与我们对风险的接受程度保持一致?面对发生巨大变化的世界,上述例子只是成百上千个涉及批判性思维决策中的一例。


考虑一下发生在全球范围内的通信革命。从电子邮件到手机短信,从复杂的电子市场系统到那些吸引我们并融入我们个人生活的其他系统,它们不仅仅是为人们更有效地处理自己的时间提供了良好的机会,这些系统同时也令我们更脆弱 并对我们施加了影响力。一方面,我们通过互联网在全世界自由交换商品、提供服务乃至交流观点;另一方面,我们面对遍布世界的监控系统,它令人们的隐私保护成为奢谈。我们该如何应对这些革命性的变革?我们抵制什么?我们又支持什么?什么时候一个新的系统会降低效率?应由谁来控制它?它应该采用怎样的终端?谁来监测它对人们的生活和幸福带来的影响?在国内和国外,我们该如何保障自己应有的自由?我们该如何保护我们的家庭和我们自己?我们该如何保障自己的人权并自主、安全和真实地生活?当我们追求更大的便利和更自在的沟通时,我们愿意放弃哪些东西?


而当我们思考技术进步带来的许多相关话题时,我们也应该审视我们的工作、对孩子的抚养、效率、拥堵的交通系统、昂贵的汽车、局促的办公空间、日趋严重的社会分化、日渐退化的器官、日益增长的国家权力和日益减少的公民 自由。



一个充满威胁的世界


我们不仅被日趋令人眩晕的挑战与决策所累,也同样处在一个威胁日益加剧的世界。


●在这个世界中,我们无法预测将来工作中所需的知识和资料,因为无法预测将来我们从事什么工作。

● 这个世界中强大的技术与用过分简单化的思维处理复杂课题对接在一起:“坚决打击犯罪!”“事不过三!”“零容忍!”“迈进成人门槛就是成人犯罪!”

● 这个世界中大众传媒对人们思想的影响越来越大。

● 这个世界中随着监禁的人越来越多,犯人被监禁的时间也越来越长,与监禁人相关的职业已构成了当前最大的行业之一。雇用成千上万与之息 息相关的专业人士,如建造工人、建筑师、律师、警察、联邦调查员、检察官、社会工作者、法律顾问、心理学家、狱警等,以维持一个庞大的关押人数。

● 这个世界中的个人隐私正被五花八门的入侵技术所侵蚀,如人脸识别软件、DNA检测、电子邮件审查制度、信用卡追踪以及自动追踪系统。

● 这个世界中全球性力量——实际上容易失控——所做的许多有深远影响的决策对我们生活的影响非常大。

● 这个世界中那些自我循证的思想体系正通过花费巨大的宣传推广才得以发展。

● 这个世界中越来越多的人诉诸暴力来应对现实的或感知到的不公。

● 这个世界中越来越多的人愿意接受个体权利的明显削减和自由的明显受限,以换取警察和政府的监管和拘留权的增加。

● 这个世界中越来越多的平民百姓发现自己陷入了好战分子和空谈者的前后夹攻之中。

● 这个世界中越来越多的人发现他们的自由和安全都日渐堪虞。




观念检核与实践:用证据支持观点


对于上述所列每一点,看看你能否用你自己的证据来支撑它们,或者 证明这些观点是错的?






变革、危险以及复杂性:相互交织


急速地变革、危险以及复杂性不是单独起作用的,它们相互交织、相互作用并变换形式出现。


请考虑固体废料管理的问题。这个问题涉及每个政府层级的每个部门,从能源到水质、计划、税收、公共健康等各个部门都有涉及。没有税收部门的配合、没有桥梁领域、没有我们当下操作时采用的克服潜在对抗的程序,美国政府中相关的职能部门解决这些问题时甚至都无法启动。当他们进行交流时,他们经常站在自身固有利益的立场上进行阐述,关心公共利益的程度远不及推进某项服务自 身部门的议程。


请考虑臭氧层耗尽、世界性的饥饿、人口爆炸以及艾滋病等问题。没有看透这些纷繁复杂问题的智慧,不能对这些问题内部各个层面进行分析,不知道如何界定和获取我们解决这些问题所需要的信息,我们就会像漂浮于茫茫大海般晕头转向。不能把握政治现实、经济脉搏和科学数据(物理环境及其变化方面的数据)——所有的一切都同步变化——我们便不能逆转生存质量恶化的趋势,因为所有人都共享一个地球。


最后,考虑恐怖主义以及与之关联的自由受限的问题,可知的和不可知的“敌人”对越来越多的无辜民众构成威胁。尽管恐怖主义的形成几乎都有其复杂的根源,但是恐怖主义却常常被简单化地对待。我们习惯性地、不加批判地接受 我们国家媒体对国际事务的叙述。但是每个国家的媒体一般大都曲解他们国家“敌人”的思维并照此行事。当我们自己的国家或盟友攻击或杀戮平民,这样的行为便被政府(以及代表政府的媒体)定义为正当防卫。不道德的行为被我们的政府所掩盖、轻描淡写或者说成是最后的防卫手段。类似的行为发生在我们的敌人身上就被突出渲染或者大肆宣扬,并常常煽动民众的愤怒情绪。暴徒行为、种 族复仇以及政治迫害通常就这样产生了。“良善的”与“邪恶的”这样的词汇被随意地用于对暴力行为和恐怖行为(强加给敌人的,不管是真实的敌人还是想象的敌人)做出解释。


但是恐怖主义的问题与保障重要的人权和自由是分不开的,“解决”了一个问题,我们很容易又产生一个新的问题。让我们不妨考虑一下大量支持本观点的证据中的很少一部分证据。国情监控——一个欧洲公共利益的“看门狗”团体,报告了一份美国前总统小布什提出的要求欧盟在反恐措施上予以配合且长度超过40项要求的信件。大多数要求几乎都毫无例外地包括“犯罪调查、数据监控、边境控制和移民政策”。托尼·布尼安这位国情监控的主编评论道:“很多要求都与反恐毫无关系……”与此同时,英国议会联合人权委员会,包括部长和贵族起草了一份报告,严厉批判英国政府提出的反恐、罪案与安全清单。报告指出这一清单违反了《欧洲人权公约》(European Convention on Human Rights,ECHR),并质疑清单中对恐怖主义的定义以及其中所隐藏的扩大警察权力的做法。


实际上,全世界的政府似乎都准备放弃对传统公民权利的保护及对公民权利本身的保护,以适应正在全面扩张的警察和政府权力——这些都是在搜寻那些所谓恐怖分子的旗号下进行的。据 2011年11月22日的《纽约时报》(The New York Times)报道:“随着美国在辩论反恐战争有多么无情,印度的领导人抓住了美国遭‘9·11’袭击所提供的机会,推动了一项更加严苛的反恐法。这一法案激起了民众强烈的反对……”新的法令允许当局“监听电话、监控电子邮件、拘留嫌疑人长达六个月而无需负责、在监狱实施秘密审讯,以及让证人身份保持隐秘”。根据《泰晤士报》(The Times)报道,“在一项先前类似的印度法律下,超过75 000名人士被捕,但是只有1%的人犯罪,很多被告在监狱中遭受了数年的折磨且没有保释的可能”。


当然,很少有政府会长期宣扬它们自己是侮辱自由且拒绝基本人身自由的政体。这些受到关注的人权事件提醒我们,区分自由社会和警察国家对政府的制约是有限的。取而代之,我们需要最好的法律思维以提供合适的警力和政府权力, 并同时还保留对这些权力的制约,这是人类基本自由的基础。


这只是我们以及我们的后代对所面对的世界的管窥一豹或极不全面的分析。




导读册前言


我得承认,我们所讲过的书是有层次区别的。有些书轻松、活泼、愉快,给我们提供一个工具或者让我们能够 莞尔一笑;有的书深沉、厚重,让我们不断地反思、不断地反省、不断地进步。这本《思辨与立场》,我认为就属于后者。

这本书是两位享誉全球的批判性思维研究领域专家理查德·保罗和琳达·埃尔德的权威力作。他们把通俗易懂和实用的批判性思维方法与实际社会情境和问题相结合,并且在书中列举出了大量真实的案例供我们参考、学习。这本书能让我们了解什么是真正的批判性思维、我们为什么需要批判性思维,以及如何培养批判性思维等核心知识和方法。


当我在2018年第一次读到这本书时,就觉得它很有可能是我当年读过最能引发我反思的一本书,所以我特别希 望也坚信它能够成为一本重要的书籍。


我相信很多人都曾听说过批判性思维,但是当我跟身边很多受过良好教育的人聊起批判性思维的时候,我发现他们和曾经的我一样,都对批判性思维有着天大的误解。


什么是批判性思维?这个问题我问过很多人,他们的回答通常是不要轻易接受别人的意见。比如,当别人和你说一件事的时候,你需要批判性地接受,需要反思,需要看对方有没有逻辑上的漏洞,等等。所以,在如此理解批 判性思维之后,很多人就把自己变成了一个“杠精”,一个特别喜欢跟别人抬杠、找缺点、找毛病的人。


事实上,批判性思维的核心是要批判自己的想法,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想法,即:在任何情境中都能采取恰当的自我引导、自我训练、自我监控、自我矫正的思维。与其说批判性思维是我们每次思考时要额外增加的东西,不如说它应该是我们做每件事时最好能够采取的方式更恰当些。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当我们产生思想伊始,我们的大脑就已经出现了文化的遮蔽性。比如说我出生在陕西,我天然地认为陕西的面条最好吃。结果我上大学时遇到班上一位四川的同学,非得跟我争论说四川的面条最好吃。我当时就怒不可遏地说:“你难道不会吃东西吗?陕西的面条这么好吃你吃不出来?”这就是文化的遮蔽性。


当我们带着这样天然的惯性思维时,当我们的大脑中有很多自己完全没有意识到的遮蔽性想法时,你就失去了思维的公正性。


也就是说,同一件事情,你会用双重标准,对待别人和对待自己的尺度是不一样的。这乍看起来似乎没错,好像大家都是这样做的。但事实上,这不是高级的思维方式,真正高级的思维方式——批判性思维告诉我们的才是一切正确思维的根本。



导读册樊登寄语


作为人类发展到今天,我们具备了这样的科学系统,我们有如此伟大的思维体系。这里最重要的脉络就是批判性思维在推动着这一切在不断地进步。


在此,我向大家倡议,要努力认清自己身上自我中心主义和社会中心主义——你要小心,这些东西看起来是理性的,看起来是自动的,有时甚至是默认的。它会在我们的脑海中形成一个前提:我不维护我自身的利益,维护谁的利益?我不维护我们家的利益,维护谁的利益?我不为了我的国家去争取利益,我为谁争取利益?如果我们所有的东西都是出自自己的本位考虑,我们就很有可能会丧失公正性。丧失公正性,就缺乏理性批判的能力,我们就不知道这事到底是对还是错,我们到底该支持还是该反对。


帆书APP推荐过很多书,有的书会被人遗忘,有的书能够被人牢记。如果只有一本书能够被人记得的话,我希望就是这本《思辨与立场》。谢谢!


人民大学出版社微店店铺主页二维码
人民大学出版社微店 微信公众号认证
人大出版社自营微店,正版人大出版社书籍直发,品质保证!
扫描二维码,访问我们的微信店铺
随时随地的购物、客服咨询、查询订单和物流...

思辨与立场:生活中无处不在的批判性思维工具(第2版·经典珍藏版)

手机启动微信
扫一扫购买

收藏到微信 or 发给朋友

1. 打开微信,扫一扫左侧二维码

2. 点击右上角图标

点击右上角分享图标

3.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收藏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收藏

微信支付

支付宝

扫一扫购买

打开微信,扫一扫

或搜索微信号:crup-teacher
人大社教师服务官方微信公众号

收藏到微信 or 发给朋友

1. 打开微信,扫一扫左侧二维码

2. 点击右上角图标

点击右上角分享图标

3.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收藏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