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详情
书名:现代通信原理(第2版)
定价:59.8
ISBN:9787121427060
作者:无
版次:第1版
出版时间:2022-01
内容提要:
本书讲述现代通信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分析方法,以及通信网与系统的组成和设计方法,共13章。内容包括绪论、确定信号分析、随机信号分析、信道、模拟调制系统、模拟信号数字化、数字基带传输系统、数字调制系统、数字信号的*佳接收、信道复用和多址方式、同步原理、差错控制编码、通信网。本书内容由浅入深,概念清楚,阐述简明,重点突出,力求先进性、系统性与实用性。每章后附习题。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信息类各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电子信息等领域科研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作者简介:
苗长云,教授,中国通信学会高级会员,天津市电磁兼容学会理事,天津工业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院长,从事电子信息学科的科研和教学工作,研究方向为电子信息技术应用、现代通信网络和现代通信技术应用。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通信的概念及系统模型
1.1.1通信的概念
1.1.2通信系统模型
1.1.3模拟通信系统模型和数字通信系统模型
1.2通信的发展过程
1.3通信系统的分类及通信方式
1.3.1通信系统的分类
1.3.2通信方式
1.4信息及其度量
1.5通信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
习题1
第2章确定信号分析
2.1引言
2.2信号与系统的基本分析方法
2.3能量谱密度和功率谱密度
2.3.1帕塞瓦尔(Parseval)定理
2.3.2能量谱密度和功率谱密度
2.3.3能量信号和功率信号通过线性系统
2.4卷积
2.4.1卷积的定义
2.4.2卷积的性质
2.5相关函数
2.5.1波形的互相关与自相关
2.5.2相关函数与谱密度
习题2
第3章随机信号分析
3.1引言
3.2概率论的基本概念
3.3随机过程的基本概念
3.3.1随机过程
3.3.2随机过程的统计特性
3.3.3随机过程的数字特征
3.4平稳随机过程
3.4.1平稳随机过程的定义
3.4.2平稳随机过程的各态历经性
3.5平稳随机过程的自相关函数和功率谱密度
3.5.1自相关函数的性质
3.5.2平稳随机过程的功率谱密度及其与自相关函数的关系
3.6高斯过程
3.6.1高斯过程的定义
3.6.2高斯过程的性质
3.6.3高斯白噪声
3.7窄带随机过程
3.7.1窄带随机过程的概念
3.7.2同相分量和正交分量的统计特性
3.7.3包络和相位的统计特性
3.8正弦波加窄带随机过程
3.9随机过程通过线性系统
习题3
第4章信道
4.1引言
4.2信道定义及其数学模型
4.2.1信道的定义
4.2.2信道的数学模型
4.3恒参信道及其对信号传输的影响
4.3.1恒参信道
4.3.2恒参信道特性及其对信号传输的影响
4.4随参信道及其对信号传输的影响
4.4.1随参信道
4.4.2随参信道特性及其对信号传输的影响
4.4.3随参信道特性的改善——分集接收
4.5信道的加性噪声
4.6信道的容量
4.6.1离散信道的信道容量
4.6.2连续信道的信道容量
习题4
第5章模拟调制系统
5.1引言
5.2幅度调制与解调
5.2.1标准调制
5.2.2抑制载波双边带调制
5.2.3单边带调制
5.2.4残留边带调制
5.2.5调幅系统的解调
5.3线性调制系统的抗噪声性能
5.3.1通信系统抗噪声性能的分析模型
5.3.2线性调制系统相干解调的抗噪声性能
5.3.3线性调制系统非相干解调的抗噪声性能
5.4角度调制
5.4.1角度调制的基本概念
5.4.2窄带调频
5.4.3宽带调频
5.4.4调频信号的功率分布
5.4.5调频信号的产生与解调
5.5调频系统的抗噪声性能
5.5.1NBFM的抗噪声性能
5.5.2WBFM的抗噪声性能
5.6调频系统的预加重和去加重
5.7调频系统的专用芯片
5.7.1低功耗调频调制器芯片
5.7.2高增益低功耗解调器芯片
5.8各种模拟调制系统的性能比较
习题5
第6章模拟信号数字化
6.1引言
6.2采样定理
6.2.1低通信号采样定理
6.2.2带通信号采样定理
6.3脉冲振幅调制(PAM)
6.3.1自然采样
6.3.2平顶采样
6.4脉冲编码调制(PCM)
6.4.1量化
6.4.2编码和译码
6.4.3PCM集成编译码器简介
6.4.4PCM系统的抗噪声性能
6.5增量调制(ΔM)
6.5.1增量调制的基本原理
6.5.2增量调制系统中的量化噪声和过载噪声
6.5.3增量调制系统中加性高斯白噪声的影响
6.5.4PCM和ΔM的性能比较
6.6改进型增量调制
6.6.1总和增量调制(Δ-ΣM)
6.6.2自适应增量调制(ADM)
6.6.3差分脉冲编码调制(DPCM)
6.6.4增量调制解调器芯片
6.7语音与图像压缩编码简介
6.7.1语音压缩编码简介
6.7.2图像压缩编码简介
习题6
第7章数字基带传输系统
7.1引言
7.2数字基带传输的常用码型
7.2.1码型设计的原则
7.2.2常用码型
7.3数字基带信号的频谱特性分析
7.3.1数字基带信号的频谱特性
7.3.2常用数字基带信号功率谱密度
7.4基带传输的码间串扰与无码间串扰的基带传输
7.4.1数字基带信号传输系统模型
7.4.2基带传输的码间串扰
7.4.3无码间串扰的基带传输特性
7.4.4无码间串扰的理想低通基带传输系统
7.4.5无码间串扰的滚降系统
7.5部分响应技术
7.5.1第Ⅰ类部分响应
7.5.2差错传播和预编码
7.5.3第Ⅳ类部分响应波形
7.6无码间串扰的基带传输系统的抗噪声性能
7.7眼图
7.8均衡
7.8.1时域均衡器的基本工作原理
7.8.2时域均衡器的输出及抽头系数的计算
习题7
第8章数字调制系统
8.1引言
8.2二进制数字调制原理
8.2.1二进制幅移键控
8.2.2二进制频移键控
8.2.3二进制相移键控
8.3二进制数字调制信号的频谱特性
8.3.1 2ASK信号的功率谱
8.3.2 2FSK信号的功率谱
8.3.3 2PSK信号的功率谱
8.4二进制数字调制系统的抗噪声性能
8.4.1 2ASK系统的抗噪声性能
8.4.2 2FSK系统的抗噪声性能
8.4.3 2PSK系统的抗噪声性能
8.4.4二进制数字调制系统的性能比较
8.5多进制数字调制系统
8.5.1MASK调制原理
8.5.2MFSK调制原理
8.5.3MPSK调制原理
8.5.4M进制数字调制系统的抗噪声性能
8.6现代数字调制技术
8.6.1正交幅度调制
8.6.2偏移四相相移键控
8.6.3π/4-QPSK
8.6.4*小频移键控
8.6.5OFDM调制
8.6.6其他恒包络调制
习题8
第9章数字信号的*佳接收
9.1引言
9.2*大输出信噪比准则及其*佳接收机
9.3*小均方差准则及其*佳接收机
9.4*小差错概率准则及其*佳接收机
9.4.1*小差错概率准则
9.4.2恒参信道确定信号的*佳接收
9.5二进制数字调制信号的*佳接收
9.5.1 2ASK系统*佳接收机结构
9.5.2 2FSK系统*佳接收机结构
9.5.3 2PSK系统*佳接收机结构
9.6*佳接收机的性能及其潜力
9.6.1*佳接收机的性能
9.6.2*佳接收机与实际接收机的性能比较
习题9
第10章信道复用和多址方式
10.1引言
10.2频分复用及多级调制
10.2.1频分多路复用
10.2.2多级调制
10.3时分复用
10.3.1时分复用原理
10.3.2PCM基群帧结构
10.3.3准同步与同步数字体系
10.3.4复接与码率调整
10.4码分复用
10.4.1码分复用原理
10.4.2伪随机码
10.4.3扩频通信原理
10.5多址通信方式
10.5.1频分多址
10.5.2时分多址
10.5.3码分多址
习题10
第11章同步原理
11.1载波同步
11.1.1插入导频法
11.1.2直接法
11.1.3同相正交法
11.1.4载波同步系统的性能
11.2位同步
11.2.1插入导频法
11.2.2自同步法
11.2.3位同步系统的性能
11.3帧同步
11.3.1起止式帧同步法
11.3.2对帧同步系统的要求
11.3.3集中插入同步法
11.3.4分散插入同步法
11.3.5帧同步系统的性能
11.4跳频信号的同步
11.4.1跳频同步的内容及方法
11.4.2跳频系统的等待自同步法
11.5网同步
11.5.1全网同步系统
11.5.2准同步系统
习题11
第12章差错控制编码
12.1引言
12.2差错控制编码的原理
12.2.1纠错编码的原理
12.2.2差错控制编码的基本概念
12.3常用的简单编码
12.3.1奇偶监督码
12.3.2二维奇偶监督码
12.3.3恒比码
12.3.4正反码
12.4线性分组码
12.4.1线性分组码的编码原理
12.4.2线性分组码的译码
12.4.3汉明码
12.5循环码
12.5.1循环码的概念
12.5.2码多项式及按模运算
12.5.3码的生成多项式和生成矩阵
12.5.4循环码的编码
12.5.5循环码的译码
12.5.6实用循环码
12.6卷积码
12.6.1卷积码的编码原理
12.6.2卷积码的图解表示
12.6.3卷积码的生成矩阵和监督矩阵
12.6.4卷积码译码
12.7交织码
12.8Turbo码
12.9网格编码调制
12.9.1TCM编码器结构
12.9.2归一化欧几里德距离
12.9.3信号点集的划分
12.9.4TCM码网格图及卷积码编码器
习题12
第13章通信网
13.1通信网基础
13.1.1通信网的概念
13.1.2通信网的组成
13.1.3通信网的分类
13.1.4通信网的拓扑结构
13.1.5通信网的交换方式
13.1.6通信网的协议
13.2典型通信网
13.2.1电话通信网
13.2.2计算机网络
13.2.3智能网
习题13
附录A 误差函数、互补误差函数表
参考文献
定价:59.8
ISBN:9787121427060
作者:无
版次:第1版
出版时间:2022-01
内容提要:
本书讲述现代通信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分析方法,以及通信网与系统的组成和设计方法,共13章。内容包括绪论、确定信号分析、随机信号分析、信道、模拟调制系统、模拟信号数字化、数字基带传输系统、数字调制系统、数字信号的*佳接收、信道复用和多址方式、同步原理、差错控制编码、通信网。本书内容由浅入深,概念清楚,阐述简明,重点突出,力求先进性、系统性与实用性。每章后附习题。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信息类各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电子信息等领域科研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作者简介:
苗长云,教授,中国通信学会高级会员,天津市电磁兼容学会理事,天津工业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院长,从事电子信息学科的科研和教学工作,研究方向为电子信息技术应用、现代通信网络和现代通信技术应用。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通信的概念及系统模型
1.1.1通信的概念
1.1.2通信系统模型
1.1.3模拟通信系统模型和数字通信系统模型
1.2通信的发展过程
1.3通信系统的分类及通信方式
1.3.1通信系统的分类
1.3.2通信方式
1.4信息及其度量
1.5通信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
习题1
第2章确定信号分析
2.1引言
2.2信号与系统的基本分析方法
2.3能量谱密度和功率谱密度
2.3.1帕塞瓦尔(Parseval)定理
2.3.2能量谱密度和功率谱密度
2.3.3能量信号和功率信号通过线性系统
2.4卷积
2.4.1卷积的定义
2.4.2卷积的性质
2.5相关函数
2.5.1波形的互相关与自相关
2.5.2相关函数与谱密度
习题2
第3章随机信号分析
3.1引言
3.2概率论的基本概念
3.3随机过程的基本概念
3.3.1随机过程
3.3.2随机过程的统计特性
3.3.3随机过程的数字特征
3.4平稳随机过程
3.4.1平稳随机过程的定义
3.4.2平稳随机过程的各态历经性
3.5平稳随机过程的自相关函数和功率谱密度
3.5.1自相关函数的性质
3.5.2平稳随机过程的功率谱密度及其与自相关函数的关系
3.6高斯过程
3.6.1高斯过程的定义
3.6.2高斯过程的性质
3.6.3高斯白噪声
3.7窄带随机过程
3.7.1窄带随机过程的概念
3.7.2同相分量和正交分量的统计特性
3.7.3包络和相位的统计特性
3.8正弦波加窄带随机过程
3.9随机过程通过线性系统
习题3
第4章信道
4.1引言
4.2信道定义及其数学模型
4.2.1信道的定义
4.2.2信道的数学模型
4.3恒参信道及其对信号传输的影响
4.3.1恒参信道
4.3.2恒参信道特性及其对信号传输的影响
4.4随参信道及其对信号传输的影响
4.4.1随参信道
4.4.2随参信道特性及其对信号传输的影响
4.4.3随参信道特性的改善——分集接收
4.5信道的加性噪声
4.6信道的容量
4.6.1离散信道的信道容量
4.6.2连续信道的信道容量
习题4
第5章模拟调制系统
5.1引言
5.2幅度调制与解调
5.2.1标准调制
5.2.2抑制载波双边带调制
5.2.3单边带调制
5.2.4残留边带调制
5.2.5调幅系统的解调
5.3线性调制系统的抗噪声性能
5.3.1通信系统抗噪声性能的分析模型
5.3.2线性调制系统相干解调的抗噪声性能
5.3.3线性调制系统非相干解调的抗噪声性能
5.4角度调制
5.4.1角度调制的基本概念
5.4.2窄带调频
5.4.3宽带调频
5.4.4调频信号的功率分布
5.4.5调频信号的产生与解调
5.5调频系统的抗噪声性能
5.5.1NBFM的抗噪声性能
5.5.2WBFM的抗噪声性能
5.6调频系统的预加重和去加重
5.7调频系统的专用芯片
5.7.1低功耗调频调制器芯片
5.7.2高增益低功耗解调器芯片
5.8各种模拟调制系统的性能比较
习题5
第6章模拟信号数字化
6.1引言
6.2采样定理
6.2.1低通信号采样定理
6.2.2带通信号采样定理
6.3脉冲振幅调制(PAM)
6.3.1自然采样
6.3.2平顶采样
6.4脉冲编码调制(PCM)
6.4.1量化
6.4.2编码和译码
6.4.3PCM集成编译码器简介
6.4.4PCM系统的抗噪声性能
6.5增量调制(ΔM)
6.5.1增量调制的基本原理
6.5.2增量调制系统中的量化噪声和过载噪声
6.5.3增量调制系统中加性高斯白噪声的影响
6.5.4PCM和ΔM的性能比较
6.6改进型增量调制
6.6.1总和增量调制(Δ-ΣM)
6.6.2自适应增量调制(ADM)
6.6.3差分脉冲编码调制(DPCM)
6.6.4增量调制解调器芯片
6.7语音与图像压缩编码简介
6.7.1语音压缩编码简介
6.7.2图像压缩编码简介
习题6
第7章数字基带传输系统
7.1引言
7.2数字基带传输的常用码型
7.2.1码型设计的原则
7.2.2常用码型
7.3数字基带信号的频谱特性分析
7.3.1数字基带信号的频谱特性
7.3.2常用数字基带信号功率谱密度
7.4基带传输的码间串扰与无码间串扰的基带传输
7.4.1数字基带信号传输系统模型
7.4.2基带传输的码间串扰
7.4.3无码间串扰的基带传输特性
7.4.4无码间串扰的理想低通基带传输系统
7.4.5无码间串扰的滚降系统
7.5部分响应技术
7.5.1第Ⅰ类部分响应
7.5.2差错传播和预编码
7.5.3第Ⅳ类部分响应波形
7.6无码间串扰的基带传输系统的抗噪声性能
7.7眼图
7.8均衡
7.8.1时域均衡器的基本工作原理
7.8.2时域均衡器的输出及抽头系数的计算
习题7
第8章数字调制系统
8.1引言
8.2二进制数字调制原理
8.2.1二进制幅移键控
8.2.2二进制频移键控
8.2.3二进制相移键控
8.3二进制数字调制信号的频谱特性
8.3.1 2ASK信号的功率谱
8.3.2 2FSK信号的功率谱
8.3.3 2PSK信号的功率谱
8.4二进制数字调制系统的抗噪声性能
8.4.1 2ASK系统的抗噪声性能
8.4.2 2FSK系统的抗噪声性能
8.4.3 2PSK系统的抗噪声性能
8.4.4二进制数字调制系统的性能比较
8.5多进制数字调制系统
8.5.1MASK调制原理
8.5.2MFSK调制原理
8.5.3MPSK调制原理
8.5.4M进制数字调制系统的抗噪声性能
8.6现代数字调制技术
8.6.1正交幅度调制
8.6.2偏移四相相移键控
8.6.3π/4-QPSK
8.6.4*小频移键控
8.6.5OFDM调制
8.6.6其他恒包络调制
习题8
第9章数字信号的*佳接收
9.1引言
9.2*大输出信噪比准则及其*佳接收机
9.3*小均方差准则及其*佳接收机
9.4*小差错概率准则及其*佳接收机
9.4.1*小差错概率准则
9.4.2恒参信道确定信号的*佳接收
9.5二进制数字调制信号的*佳接收
9.5.1 2ASK系统*佳接收机结构
9.5.2 2FSK系统*佳接收机结构
9.5.3 2PSK系统*佳接收机结构
9.6*佳接收机的性能及其潜力
9.6.1*佳接收机的性能
9.6.2*佳接收机与实际接收机的性能比较
习题9
第10章信道复用和多址方式
10.1引言
10.2频分复用及多级调制
10.2.1频分多路复用
10.2.2多级调制
10.3时分复用
10.3.1时分复用原理
10.3.2PCM基群帧结构
10.3.3准同步与同步数字体系
10.3.4复接与码率调整
10.4码分复用
10.4.1码分复用原理
10.4.2伪随机码
10.4.3扩频通信原理
10.5多址通信方式
10.5.1频分多址
10.5.2时分多址
10.5.3码分多址
习题10
第11章同步原理
11.1载波同步
11.1.1插入导频法
11.1.2直接法
11.1.3同相正交法
11.1.4载波同步系统的性能
11.2位同步
11.2.1插入导频法
11.2.2自同步法
11.2.3位同步系统的性能
11.3帧同步
11.3.1起止式帧同步法
11.3.2对帧同步系统的要求
11.3.3集中插入同步法
11.3.4分散插入同步法
11.3.5帧同步系统的性能
11.4跳频信号的同步
11.4.1跳频同步的内容及方法
11.4.2跳频系统的等待自同步法
11.5网同步
11.5.1全网同步系统
11.5.2准同步系统
习题11
第12章差错控制编码
12.1引言
12.2差错控制编码的原理
12.2.1纠错编码的原理
12.2.2差错控制编码的基本概念
12.3常用的简单编码
12.3.1奇偶监督码
12.3.2二维奇偶监督码
12.3.3恒比码
12.3.4正反码
12.4线性分组码
12.4.1线性分组码的编码原理
12.4.2线性分组码的译码
12.4.3汉明码
12.5循环码
12.5.1循环码的概念
12.5.2码多项式及按模运算
12.5.3码的生成多项式和生成矩阵
12.5.4循环码的编码
12.5.5循环码的译码
12.5.6实用循环码
12.6卷积码
12.6.1卷积码的编码原理
12.6.2卷积码的图解表示
12.6.3卷积码的生成矩阵和监督矩阵
12.6.4卷积码译码
12.7交织码
12.8Turbo码
12.9网格编码调制
12.9.1TCM编码器结构
12.9.2归一化欧几里德距离
12.9.3信号点集的划分
12.9.4TCM码网格图及卷积码编码器
习题12
第13章通信网
13.1通信网基础
13.1.1通信网的概念
13.1.2通信网的组成
13.1.3通信网的分类
13.1.4通信网的拓扑结构
13.1.5通信网的交换方式
13.1.6通信网的协议
13.2典型通信网
13.2.1电话通信网
13.2.2计算机网络
13.2.3智能网
习题13
附录A 误差函数、互补误差函数表
参考文献
- 电子工业出版社有限公司
- 电子工业出版社有限公司有赞官方供货商,为客户提供一流的知识产品及服务。
- 扫描二维码,访问我们的微信店铺